
5.1 公衛教育 守護健康
從鹽品到幸福
臺鹽產品的核心元素「鹽」與「水」皆取自於大地,愛護這片鄉土、帶給不同族群美麗及健康是臺鹽回饋社會的宗旨,臺鹽致力於運用核心資源善盡企業應負之社會責任,貢獻於「公衛教育」、「文化傳承」及「在地關懷」等三大面向,在增進社會福祉的同時創造企業品牌與社會價值,並透過鹽品專業讓消費者吃得健康、用得美麗,打造「全人健康新主義」。

健康多一碘 減鈉更健康
碘是人體必需營養素, 臺鹽配合政府公共衛生政策於 1960 年代研發出加碘食鹽,大幅改善早期盛行的甲狀腺腫大疾病,奠定食鹽在民生公衛的重要角色。 然而國人飲食習慣改變、外食人口增加導致居家使用碘鹽之頻率減少,國民健康署調查顯示臺灣民眾尿碘濃度偏低比率高達51.9 %,若無法由天然飲食獲得足夠的碘,將造成甲狀腺肥大及胎兒智能受損等健康問題。臺鹽更配合衛福部從 2017 年 7 月 1 日起,提高碘添加含量及鹽品碘標示政策,全系列包裝食用鹽品皆全面進行更名及加註「碘為必需營養素」標示,使民眾能夠快速辨明所選用的鹽品是否加碘,協助民眾做出健康好選擇。

此外,臺鹽於民國七十八年應政府要求開發減鈉鹽品,因應現代急促的生活模式及不當飲食習慣,攝取過量的鈉容易增加高血壓等疾病的風險,在不影響鹽品的鹹度與風味的前提下,減少消費者每日的鈉攝取量,同時補充鉀的攝取。臺鹽為持續照護國人健康,以公共衛生為企業責任,多年來開發功能性鹽產品以增加身體健康平衡,符合各種類型民眾需求及選擇。

國⼈健康,把關研發

亮點專欄 – 台塩生技 X 好食課,碘鹽衛教科普行動
國人缺碘情形普遍導致相關病變成國民疾病
碘是人體必須營養素,然而台灣民眾普遍存在碘攝取不足的問題,導致與甲狀腺相關的健康風險,產生此一現象主因包括餐飲與加工食品廣泛使用無碘鹽、家庭用鹽趨向選擇進口無碘鹽,以及外食比例高導致難以攝取足量碘。為改善此情況,臺鹽作為臺灣碘鹽的先驅者與領導者,有責任提升民眾對碘與營養健康的認知, 共同促進全民碘營養的均衡與充足。
有鑑於此,臺鹽透過醫師、營養師白袍 KOL 專業背景在社群上的影響力,並以專長、受眾來規劃內容切角, 觸及至不同族群,擴大碘鹽議題在社群的覆蓋率,同時也安排電視新聞媒體採訪醫師,解析碘鹽議題,且採訪新聞片段同步於醫師粉絲頁再次曝光,再次強化碘鹽議題,藉由專業解說與新聞強大擴散力,喚醒國人對碘缺乏的意識。而為有效提升曝光度與觸及受眾廣度,臺鹽與好食課合作,透過多家指標性健康類、母嬰類及新聞數位媒體管道,以專欄、短影音、圖文懶人包等多元形式曝光碘鹽議題,也讓大眾更易吸收相關知識。
除了社群、影音及新聞媒體等線上傳播管道,臺鹽也透過線下種子營養師培訓工作坊深入教育營養師鹽品的專業知識,提升對碘營養與碘鹽的意識與正確認知,所培育之種子營養師將受邀至全國各地進行以碘鹽為主題之衛教講座,是全國第一次系統性針對碘營養進行推廣的講座。藉由線上線下整合傳播與專業師資培訓, 可進一步深化碘鹽知識之推廣形式與豐富衛教科普之多元性,臺鹽未來也將持續擴大碘鹽正確認知的推廣觸角,深化全民健康營養觀念。
